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发生物业纠纷不怕扯皮,这里有“红色物业联盟”联动社区党委、物业和业委会合力解决;社区治理遇到难题不怕“势弱”,“一圆六方”先锋联盟会发动共建部门来一起商议……12月6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政法综治江淮行”宣传采访团来到马鞍山市,走访该市在平安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
当采访团一行抵达马鞍山后,马鞍山市委政法委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会上,安徽省委政法委宣教处处长鲍家春介绍了此次宣传采访活动的目的与重要意义。马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杨善斌主持会议,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彭蔚峰介绍了平安马鞍山建设情况。
图为马鞍山市委政法委召开“政法综治江淮行”媒体见面会。
“近年来,马鞍山市以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为龙头,聚焦‘五防’谋多元化解之策、行精准靶向之举、聚共建共享之力,借科技应用之能、走强基固本之路,推进新时代平安马鞍山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彭蔚峰说。
聚焦源头预防,在矛盾化解上持续发力。镇村两级人民调委会实现全覆盖,每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在县级建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与镇村、部门联动化解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市级层面加强专业调解组织实体化建设,化解重点领域的疑难复杂矛盾。在全市公安派出所普遍建立警民联调工作站、在矛盾纠纷较多的村建立警民联调室,在全市法院推广诉调对接机制,“进驻式”“派驻式”“在线式”等多样共存、互为补充,每年委托(委派)调解案件近万件。广泛动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村居“大管家”等基层党组织力量、律师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启明心”等社会组织参与矛盾化解工作,构建多元协同共治的矛盾预防化解格局,涌现出“一圆六方”“红色物业”等特色品牌。
聚焦以打促防,在严打整治上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三年专项斗争累计打掉涉黑涉恶团伙75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86亿元,扫黑除恶成效群众满意率位列全省第一。深入推进“守护平安”系列行动,全市现行命案全部告破,今年以来破获电诈案件466起,抓获电诈嫌疑人852名,同比分别上升170%和137%。深入推进治安顽疾整治,今年以来侦办黄赌案件634起、抓获2988人,黄赌警情同比下降12.3%,打掉一个跨省流动、网上网下结合的涉赌团伙,查扣资金930万元,创一次性查扣涉赌现金全省纪录。
图为采访团在马鞍山市心理健康示范基地采访。
聚焦群治群防,在共建共治上持续发力。强化专业巡防,发挥11个公安综合警务站枢纽作用,划分53个巡防网格,设置180个必巡点、必巡线、53个盘查卡点,组建12支便衣巡控队,常态开展夜间“零点行动”,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明显上升,盗窃三车、电瓶案件持续下降。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全市普遍建立专职巡防、区域联防、单位内保等多方面的群防群治组织和队伍,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实现了城乡全覆盖,相继涌现出“当涂义警”“平安信使”“两省一街警务室”等品牌。大力推进当涂公安SASA微信平台、马鞍山义警微信公众号应用,集成便民服务、信息搜集、我来破案、缉捕在逃等功能,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可随时随地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
聚焦基础设防,在强根固本上持续发力。坚持各级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建设运行,县区在两个中心融合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建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强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和协调调度;镇村两级中心则发挥“堡垒”作用,筑牢“第一道防线”。坚持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市委、市政府出台指导意见,推出“一张全科网格、一份职责清单、一支专职队伍、一套运行机制、一个信息平台、一套保障体系”等“六个一”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动员部署,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督导调度,全市共划分城乡网格4893个、专属网格279个,配备专职网格员4893名,今年以来入户走访12.7万户,采集基本信息58.4万条,流转办结各类事项25.4万件。创新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将政府部门资源、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前置延伸。
图为采访团采访马鞍山市雨山法院家事审判工作。
聚焦数字强防,在科技应用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将其纳入36个老旧小区改造和60个“智慧物业”小区规划,引导物业、企业、运营商和银行等参与项目建设,引入项目资金近千万元。
随着平安建设的深入推进,马鞍山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连续9年获得“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表彰。